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平衡

人體要能最有效率的運作,需要平衡。

前後的平衡:

骨盆前傾時淺前線中段腹部大開,恥骨往下而下肋往上。淺背線則中段收緊。


核心運作趨向於髖屈肌優先,抑制了腹內壓正常的產生,也就失去保護下背的能力,豎脊肌必須更加用力才能維持區幹挺立。

深淺的平衡:

股骨過度外旋時深前線以及脛骨前肌的三重屈屈被抑制,取而代之的是縫匠肌、腓腸肌的代償屈屈。
代償屈屈


無法正確屈屈的髖關節,股骨頭容易離開中心位置,大腿膝蓋的張力增加以達到代償的穩定,張力增加緊繃穩定沒有效率,也就沒辦法久站,很快疲累。

遠近的平衡:

肱骨外旋脫位無法正常產生扭力時,近端的肩關節無法產生足夠穩定,遠端的屈伸指肌就過度緊繃代償。

時間久了習慣用肘腕取代肩關節發力,強而有力的胸大擴背無法正確發力,慢性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也就產生疼痛。

左右的平衡:

單側淺前臂線的強勢,造成胸腔的旋轉,旋轉又造成肩胛骨位置的改變,肩胛又影響肱骨,失能無力的是對側邊的肩膀。



原先只是左右肩關節的差距,隨著胸腔、腰、薦椎、骨盆又影響到了下肢,左右腳也跟著產生不平衡。



如比薩斜塔一般,一但開始傾斜,傾斜的情況只會慢慢加劇,傾斜的速率也會慢慢增加。無須追求百分百的平衡,但需增加的是對自我身體的意思、承服以及反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