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為什麼總是相同的地方受傷、疼痛?!

  如果一個車手(中樞神經)開車的方式總是急煞急停、壓車過彎,試問他的輪胎(肌肉關節)是不是很容易磨損。就算他去換了新的輪胎,開車的方式不變,問題還是會再三出現。

  如果妳的腦袋使用你的身體的方式不正確,就算你去看了醫生、物理治療師,把你的組織疼痛處理好了(換新的輪胎),你不改變你使用身體的方式,疼痛、受傷也一樣會再三的出現!

  保險的方法是作完治療之後,透過功能性動作篩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來檢視自己的動作模式有沒有恢復到可接受的水平。如果沒有恢復,代表中樞神經還是使用過往的方式控制身體,如此疼痛受傷將重複出現,應該透過矯正性訓練恢復基本動作模式。

  當你持續遭受相同部位的受傷、疼痛時,除了解決生理上的發炎、疼痛、沾黏等等,或許你也應該朝神經肌肉控制的方向思考,解決根本中樞神經對身體控制的問題,才能享受高品質的運動與生活!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伏地挺身,重質還是重量?!

訓練的組數次數未必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過度重視次數,往往很容易忽略了動作的品質!長時間持續執行錯誤的動作模式,容易造成姿態改變、動作不平衡等狀況。

圖一











圖一是常見的錯誤伏地挺身方式,長時間執行可能會導致頭痛、駝背、肩關節不穩定、肌肉失衡。

圖二











圖二的方式有比較高的訓練品質,體線定位、姿態維持都較好。

如果妳是運動員,你不會希望犧牲動作品質換取動作質量,因為犧牲動作品質代表的是較差的動作效率(較容易疲勞)以及較高的受傷風險。

如果妳是一般民眾,你也不會想犧牲動作品質換取動作質量,因為犧牲動作品質代表的是未來較差的體態以及增加骨關節退化的機率。

在訓練計畫的考量上,生理上(肌肥大)與神經肌肉控制上(協調性、體態維持)的適應都同等的重要,但由於神經肌肉控制上的適應需要更長的時間才會表現出來,所以更應該花心思去感受這個面向,實踐重質也重量的訓練計畫!


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

肩關節不穩定?別在這樣訓練旋轉肌袖!肌肥大不等於反應快!

  旋轉肌袖像襯衫衣袖似的包覆肱骨粗隆及肩關節,是維持肱-肩盂關節在活動中穩定的重要結構,解剖上稱(Rotator Cuff)。
  肩外旋是一般常見針對旋轉肌袖的肩關節穩定性訓練,然而他真的對肩關節的穩定性有幫助嗎?
    
   肩關節要能穩定,在動作過程中肌肉的激發順序必須要是正確的,順序的正確與否是一個中樞神經對肌肉控制的問題,而不是一個生理上肌肉是否足夠肥大的問題。肌肉的肥大與否和它在動作過程中被激發的順序是沒有直接關係的,3組12下的肩外旋訓練或許會讓旋轉肌袖肥大,但對於它在肩關節動作中的激發順序是沒辦法改善的。

  試著想想,你可曾經看過嬰兒在發育的過程中拿著啞鈴作著肩外旋的動作。當你對訓練項目的正當性產生懷疑時,往往從人類生長發育的觀點去切入思考,你將會得到不同的答案!